今年1月31日,著名做空機構渾水研究公布了一份89頁的關于瑞幸咖啡的匿名沽空報告,報告直指瑞幸咖啡在經營數據等方面存在作假和欺詐行為。4月2日晚,瑞幸咖啡突然發布公告稱,已成立特別委員會,調查內部業績造假問題,并指首席運營官劉劍和部分員工偽造業績22億元人民幣。消息一出,瑞幸咖啡股價暴跌超過80%。
瑞幸咖啡以快速發展著稱,成立18個月便火速赴美IPO,一度創造中概股IPO最快紀錄。在很多互聯網人看來,其擴張“三部曲”并不陌生。第一步,從大規模融資“燒錢”開店到降價促銷并搶占市場份額;第二步,快速拉高營業收入、門店數量,粉飾財務報表并上市;第三步,憑借擴張和低價策略徹底占領市場,最后再用漲價等手段抹平虧損,實現“一統天下”。目前,瑞幸走完了前兩步,還沒來得及漲價和“統一”。
這并不是首家涉嫌財務造假的中概股企業。從2010年起,多只中國概念股因財務造假問題遭遇做空潮,經歷誠信危機、股價暴跌甚至最終停牌或退市。不論眼前有無同類問題,A股要從瑞幸事件中獲得警示,不僅要在財務規范“課”上下苦功夫,而且應站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高度對企業發展模式、中介機構監管、融資機構核查等做全方位“對照自查”。
強悍的做空機構,嚴厲的法律,高額的處罰和賠償,這使得美股市場的造假成本十分高昂。瑞幸的個案,對于所有境外上市公司都是一個警醒,絕不要心存任何僥幸,絕不可以身試法。守住誠信的底線,這才符合企業最大的利益。
06-05
▍ 瑞幸咖啡股價再次暴漲超50%

事件梳理:今年4月2日,瑞幸咖啡公告,稱自查發現公司首席運營官劉劍財務造假,牽涉約22億元交易額。在4月2日爆雷后,瑞幸咖啡股價自26.2美元暴跌至4月7日停牌價格6.4美元/股。5月15日,納斯達克交易所決定將公司摘牌。5月20日復盤第一日,瑞幸咖啡盤中一度下跌50%,并在后幾日延續了下跌的走勢,并在盤中創下歷史新低1.33美元/股。
05-19
▍ 瑞幸收到退市通知

簡評:遵紀守法、誠信守諾,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共商業道德及行為準繩。
05-15
▍ 瑞幸在開曼群島和香港資產被凍結

事件圈點:債券持有人于本周早些時候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追回他們蒙受的約1.557億美元的損失。相關損失是在4月2日瑞幸披露財務造假22億元銷售收入后發生的。凍結令將限制瑞幸在開曼群島和中國香港注冊的實體之間發生任何資產出售或轉移。
簡評:華爾街日報稱,在開曼群島注冊的母公司與瑞幸咖啡在中國內地的經營實體有合同關系,借助這種所謂的可變權益實體結構,公司能夠在海外上市,同時保留對業務的控制權。
05-12
▍ 瑞幸CEO和COO被停職
瑞幸任命聯合創始人郭謹一擔任代理CEO,并選舉曹文寶和吳剛為公司董事。值得一提的是,從履歷中可以看出,兩位新任董事都是在瑞幸成立之后加入的職業經理人,均非此前陸正耀的神州系員工。
簡評:該來的總會來,該制裁的總會制裁的
04-06
▍ 瑞幸股價再崩近20%

04-03
▍ 神州租車股價跌幅擴大至45%

事件相關:神州租車和瑞幸咖啡關系緊密。兩家公司的大股東均為陸正耀。神州租車2019年年報顯示,陸正耀和其太太郭麗春是神州租車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29.77%。而根據wind數據,截至1月21日,陸正耀也是瑞幸咖啡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23.94%。
04-02
▍ 瑞幸咖啡盤前跌超80%

事件回顧:早在今年1月31日,渾水稱收到關于瑞幸咖啡的匿名報告,報告稱瑞幸咖啡從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捏造財務運營數據,夸大門店的每日訂單量、每筆訂單包含的商品數、每件商品的凈售價,并通過夸大廣告支出,虛報除咖啡外其他商品的占比來掩蓋單店虧損的事實。
事件小結
瑞幸造假事件

事件分析:強悍的做空機構,嚴厲的法律,高額的處罰和賠償,這使得美股市場的造假成本十分高昂。瑞幸的個案,對于所有境外上市公司都是一個警醒,絕不要心存任何僥幸,絕不可以身試法。守住誠信的底線,這才符合企業最大的利益。
延伸閱讀:瑞幸造假事件
簡評:失信何瑞之有?無幸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