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 伊外長四種語言譴責恐怖主義

恐怖分子暗殺了又一名伊朗杰出科學家。懦弱的暗殺,是對國際法和國際規則的公然挑戰,是對人道和道德原則的踐踏,國際社會有責任阻止這樣的行徑。
為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伊朗一直處在反恐斗爭最前沿。
我們呼吁國際社會譴責國家恐怖主義,共同反對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的冒險主義。
簡評:寄希望于國際社會的公義,豈不知真理只在射程之內
11-27
▍ 伊朗核頂級科學家遭暗殺

事件態度:伊朗外長扎里夫表示,伊朗最大的敵人以色列可能參與了殺害法克里扎德的行動。此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曾在新聞發布會上稱,“記?。ǚ死镌拢┻@個名字”。事件發生后,特朗普沒有發表評論,但他轉發了以色列記者約西 · 梅爾曼的推文,文中寫道,法赫里扎德之死是“對伊朗的重大心理和職業打擊”。
簡評:穆赫辛·法克里扎德遭暗殺的時機很微妙,正值美國政府權力交接僅剩50多天,而拜登團隊已經釋放出重啟伊核談判的信號。
11-25
▍ 特朗普撤掉基辛格

事件評析:對于這一舉動,美媒直言不諱的指出,這是特朗普政府對長期從事外交工作和國家安全權威人士的一次“清洗”行動。就在前不久,特朗普還火速解雇了國防部長埃斯珀,然后換成了更忠于自己的人擔任。特朗普在自己僅剩下不到兩個月、這可有可無的任期內將多名有可能阻礙自己行事的人員清除出去。他一定還有自己想干的事沒有干完。